將傳承與創新相結合,一直都是保時捷最擅長且一直在堅持做的事,即便是轉型也不會脫離這一核心。
導語上一次與馮佩德(Detlev von Platen)面對面溝通,還要回溯到三年前。
作為保時捷全球執行董事會成員,同時也是銷售與市場的負責人,馮佩德一直都很關注中國市場,來華出差本應是心之所想力之所及之事。但奈何疫情作祟,“下一次”行程被無限延期。
于是在疫情過后,馮佩德迫不及待先后兩次來到中國,并且中間僅間隔了6個星期。一方面,是為了觀察中國市場的變化;另一方面,也是為保時捷接下來的發展未雨綢繆。
去年,保時捷執行董事會主席奧博穆(Oliver Blume)首次提出“雙e”戰略,即e-mobility和eFuels,為公司的未來明確了發展方向。今年年初的財報會上,他又強調了該戰略對于“邁向20之路”計劃的重要性。
當下,全球汽車市場轉型正如火如荼,各個車企的最終目標一致,但發力點卻各不相同,有的100%擁抱電氣化,有的采取多路線并舉。相比而言,保時捷的“雙e”戰略顯得頗為獨樹一幟。
那么,“雙e”之間的側重點有何不同?“雙e”戰略將會如何落地?在今年上海車展期間,我帶著這些問題,與再次來華的馮佩德進行了溝通。
中國市場之變,印證轉型成效
三年之后再次來到中國,馮佩德感嘆于這里的面目一新,特別是看到中國的創新技術以及充滿活力的市場環境,還有新能源車細分市場的顯著變化。
他說:“這三年來,中國市場從燃油車向純電動車的轉型非???,可能超過了世界上所有其他地方和,也比我們想象的要更快。我們非常高興看到這樣的變化,因為這再一次證明了,我們早早布局電氣化的決策是對的?!?/span>
孫子兵法有云,謀定而后動,知止而有得。上陣打仗如此,企業發展也不外如是。誰能更早看到趨勢,并處處先人一步,誰就能走在市場的前面。
早在2015年法蘭克福車展,保時捷就推出了Mission E概念車,并決定將這款四座跑車作為品牌首款純電動量產車型。四年后,Taycan在法蘭克福車展上全球首發,標志著保時捷正式邁入電氣化新紀元。
現在回過頭看,保時捷早早開始布局電氣化是非常睿智的。去年,保時捷在全球共交付34,801臺Taycan,占總銷量的比重達到11.23%,甚至超過了Panamera。而且,這還是在供應鏈瓶頸限制了生產的情況下。
推出Taycan同時,保時捷確定了“電氣化之路”的三大步驟。首先,保時捷并不會徹底告別內燃機時代,而是會繼續研發高效率的內燃機汽車;其次,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將作為過渡階段的解決方案;最終,純電動車將成為未來的發展重點。
經過前期的摸索,保時捷的目標也愈發清晰:2025年,其電動車型的銷量將占到整體銷量的一半,包括純電動車及插電混動車型。2030年,純電車型占新車交付量的比例將達到80%以上。
對于一個超豪華品牌來說,這樣的目標顯然是大膽、激進的。
馮佩德直言,保時捷的每一款車型都非常注重品牌的傳承和底蘊,具有辨識度的設計和卓越性能,是保時捷的靈魂。要將這些精髓延續到電動車上,面臨著很大的挑戰。好在,中國市場的電氣化發展進程,給他帶來了巨大的信心。
他表示:“我們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,尤其是在產品規劃方面。2024年,純電版Macan即將交付,之后我們會陸續推出純電版718、純電版Cayenne,以及定位在現有Cayenne之上的一款全新純電動SUV?!?/span>
在馮佩德看來,客戶對于擁有一臺保時捷的渴望,是品牌發展的重要動力,而這種渴望不應該僅限于內燃機一種形式,電動化時代同樣應該如此。Taycan的推出,就為保時捷打開了一個新的增量市場。
鑒于中國汽車市場對于電氣化的擁抱程度,保時捷只會比此前更加看重這里。于是緊跟大眾集團,保時捷也提出了“在中國、為中國”的策略,并將中國客戶的需求作為優先考慮。
馮佩德強調:“我們并不僅僅要在中國市場銷售保時捷跑車,更要研發出滿足中國市場需求的產品和技術。我們在中國本土研發方面做了大量的投入,包括資源的投入和資金的投入?!?/span>
據他介紹,不斷擴展的研發矩陣包含三個方面:保時捷數字中國、保時捷工程中國,以及保時捷研發中國分支。持續投入并提升本土研發實力,能夠更加貼近中國客戶并傾聽他們的需求,這是電氣化戰略中非常重要的一點。
“如果中國市場不能取得成功,全球市場的成功也無從談起”,他這樣形容。
所以,為了保持在中國的長期高質量發展,保時捷將會持續尋找適合的合作伙伴,重點關注的有軟件開發、互聯技術、電池技術、數字化、零售模式,還有圍繞客戶出行服務打造的全生態合作伙伴等。
eFuels,電氣化的有效補充
當地時間2 月14日,歐洲議會在斯特拉斯堡通過了歐委會和歐洲理事會達成的《2035年歐洲新售燃油轎車和小貨車零排放協議》。根據協議,2035年開始在歐盟27國范圍內停售新的燃油轎車和小貨車。不過在德國和意大利的反對下,該禁令并沒有即時生效。
隨后在3月28日,歐盟進行了新一輪的商議后決定修改協議:2035年后歐盟國家除純電新能源汽車外,還可銷售添加eFuels合成燃料的新車。作為此次協議修訂的發起者之一,保時捷為此做了大量的推動工作。
eFuels是一種液體碳氫鏈燃料,是水電解生成的氫和二氧化碳通過催化反應合成的,可像汽油和柴油一樣燃燒。不過,它能使內燃機以接近碳中和的狀態下運行。就其基本性質而言,它與由原油生產的煤油、汽柴油并沒有什么不同。
其實早在數年前,保時捷就開始尋找一種合成材料,以便讓內燃機可以以幾乎碳中和的方式運作??墒撬麄儧]有找到自己想要的eFuels,所以決定通過投資、合作等方式來創造自己想要的eFuels。
就像費利·保時捷所說的那樣,他找不到自己夢想中的跑車,所以決定自己打造。
2022年7月,保時捷向智利高度創新燃料公司投資 7500 萬美元,從而長期持股該公司。這家位于智利圣地亞哥的公司,控股多個活躍于全球的eFuels燃料生產設施開發商。
該公司在智利彭塔阿雷納斯興建的“Haru Oni”eFuels 試點項目,正是由保時捷發起的,并由西門子能源和??松梨诠镜然锇槁撌謪⑴c。該項目致力于利用風能從綠氫與二氧化碳中產生eFuels。
誠然,電氣化是實現碳中和最有效的路徑,但為了達成目標,單一路徑并不是合理的選擇。
馮佩德指出,碳中和不僅僅是對生產或者某一個環節的要求,而是整個價值鏈,從供應商到產品生產階段,乃至到后面的使用階段。
不同于其他汽車制造商,保時捷從沒有提出過要在某一個時間點成為純電動品牌。到2030年,其目標是純電動車型占所售新車的比重達到80%以上。對于新車型來說,動力系統的改變是最有效的方式,但剩下的20%也要有可持續的解決方案。
“因此,eFuels將扮演一個很重要的角色”,馮佩德這樣說道。
從技術和成本層面考慮,若eFuels能夠實現規?;?,那么內燃機退出歷史舞臺的時間節點將被延后。
內燃機時代,無與倫比的機械素質是保時捷被推崇的主要原因之一,也是品牌寶貴的無形財富。我相信,大部分車迷和粉絲都希望,在未來幾十年內,還能看到經典的911在路上行駛。
正如馮佩德所說的那樣,“對于已經售出的內燃機車型,我們要對車輛的全生命周期負責。尤其是911這樣的經典車型,要像對待手表、奢侈品一樣,保持它的價值,所以eFuels會成為非常重要的解決方案?!?/span>
另外他還強調,保時捷希望在行業中作為表率,引起大家對eFuels合成燃料的關注。
“目前,全世界在道路上行駛的車輛約有13億輛,如果完全依靠電氣化技術,想要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還遠遠不夠。eFuels合成燃料是電氣化的有效補充,可以幫助我們實現加快實現碳中和這一目標?!?馮佩德如是說。
結語:保時捷的粉絲和用戶是幸福的,因為未來他們不但可以駕駛如Taycan一樣的電動車,包括后續即將推出的純電版Macan、純電版718、純電版Cayenne等,在未來幾十年內,還依然可以享受到內燃機帶來的駕駛體驗。
將傳承與創新相結合,一直都是保時捷最擅長且一直在堅持做的事。對于轉型,雖然他們走在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上,但初心卻絲毫沒有變,這就是保時捷的魅力所在。我們的自主品牌不缺少創新,但是關于傳承,或許應該多思考思考。
(圖/文 網通社 奚筱林)微信、QQ、支付寶掃一掃手機閱讀更方便。